青蛙王子读后感50字二年级(青蛙王子读后感50字三年级)

一直有朋友给我推荐此书,可能开始于它无缘,直到第三次拿起它才被他吸引,完整地阅读完它,受益良多!所以有时候当我们不喜欢一本书时,别着急把它束之高阁,也不必强迫自己,可能仅仅只是不符合你当下的内在需求而已,不妨先放放,过段时间再拿起看看!当然应试时候的书必须强迫自己看下去的[灵光一闪]

阅读此书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蛤蟆,鼹鼠,河鼠,獾等一堆的动物名字,像是童话故事,因为借用了《柳林风声》中的人物名字,但是刚开始的我弃书也是因为这些名字,因为脑海中总是浮现一堆动物图像,实在跟心理医生联系不上其实它跟张三李四一样,我先入为主了才导致错失这本书良久。

回归正题哈,《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心理咨询入门的书,刚开始的蛤蟆在朋友眼中是光鲜亮丽的,独立又有个性,开朗热情且大方,继承了一个美丽的豪宅~蛤蟆庄园,妥妥的富三代,但他自己却是迷茫的状态,自卑,孤独,常常深夜里被悲伤淹没,终于它忍受不了爆发了,很颓废不出门不收拾家里乱七八糟,在朋友的推荐下,它找到了心理医生獾,经过十次的咨询它新生了,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那么重点来了,怎么改变的呢?首先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不是被谁逼的也不是为了别人,而是“我”想改变,“我”想变好!

初次去看心理医生蛤蟆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减少朋友对他的担忧,在与苍鹭谈话之后才明白应该是为了自己,并且问出了我们生病时共同的疑惑“我会变好吗?”,苍鹭回答“如果不相信你会变好,我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但是归根结底,取决于你。”意思就是“我”才是主力,心理医生只是引导我们,只有我们自己努力才会有积极的结果,现在很多妈妈产后抑郁,以前我也经历过,那时候没人关心,总觉得自己为别人而活,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是越是难过的时候我们越要关心自己,把自己放到第一位,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呢,还能管什么事呢?在书中“你感觉怎么样”出现的频率也是非常高的,不妨每天问问自己“你感觉怎么样呢”,如果给感受打分从1–10,你会给自己打多少分呢?

在随后的几次咨询中,心理医生苍鹭陆续向蛤蟆描述了三位一体的人体结构,儿童自我状态,父母状态和成人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就像三原色红黄蓝一样,是我们身体的一种基本情感,当我们经历一些事情是身体自动做出的反应,比如热情,悲伤,愤怒等情绪。在这里又分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自然型儿童就是一些本能反应,而适应型儿童就是根据环境做出了一定改变,比如小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实验,再比如本身活泼的小孩长期在打骂的环境中,她本身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她就会学会沉默一样!在心理医生獾看来处在儿童状态的人是不会重新学习新的技能,只会体会并且重复儿童时期所经历的感受。所以当我们出现不好的情绪时要问问自己感觉怎么样,以前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感受吗,为什么?

父母状态,每个人都会受父母的影响,甚至长大了会变成他,以父母的观点去处理事情。小时候蛤蟆的母亲是比较慈爱的,父亲却是典型的“挑剔型父母”,蛤蟆做的任何事都不能令他满意。现在的它虽然没有了父母,但是跟朋友獾相处时总会有父亲在教训他的感觉,并且不敢反抗。表面看来蛤蟆似乎没有父母状态,但是从他自责,对自己的经历还有所作所为不满意来看他把父母的挑剔都用在了自己身上。在医生苍鹭看来在父母状态的人也是不能进步的,局限性太大!

儿童状态犹如太感性了,父母状态是受父母影响的“理性”状态,我们只有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回归“成人状态”!只有在成人状态,我们才能根据不同的事情思考后进行处理,才能向着“你好,我也好”这样的坐标前进!

近几年大家都开始重视原生家庭影响了,我们很多痛苦的感受跟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我们为什么要重复这些感受呢,只有找到源头重新审视它,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看,也许我们就能释怀,像蛤蟆一样获得新生,成为自己的青蛙王子!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