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们只管去做成长会组织了一次征文活动,希望大家把自己这半年来的收获和改变记录下来,也当做对自己的一次“看见”,获奖文章分两次发布出来,希望对大家也有启发,这篇文章来自阿杜
——邹小强
我是成长会的两年的会员了,第一年是潜水大户,深水航母那种。
今年来了个大转折,申请做班长,组建了爱的五种语言践行班以及练爱实验班,和20+小伙伴一起践行爱的五种语言,练习用他人的爱语去爱别人。
社群潜水一年之后,再做班长,这个过程的转变,有三点想和大家分享:
-
不托付心态,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
稳住,只管去做
-
专注优势,快速迭代
-
不托付心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021年进成长会,是因为晓曼的推荐。当时和晓曼相识不久,她太有魅力了,对她特别上头(现在也上头),心想她在的地方我也要在,就这样和强哥报了名。
进班以后,晓曼申请组建班级英雄之旅,我也跟着了。这是晓曼第一次做班级,中途遇到了不少困难,我陪着她去面对这些困难,贡献当时我能做的事情。
看着晓曼一直努力运营班级,为班级思考付出,这个过程给我很多力量,也看到了为自己的事情努力,对班级负责任是什么样子。
曼曼的“言传身教”,让我萌生了自己组建一个班级的念头。所以,在2021年末续费的时候,我和晓曼说:“我想续费成长会,但不再单纯因为你,而是因为我想深度参与成长会。明年可能不和你一个班,不能总是依赖你,我想体验一些新的不同。”
时间来到2022年的成长会,我申请当了班长,组建《爱的五种语言践行班》。一开始当班长时,因为自己没有建过主题类的班级,心态上总是下意识等着:“我不会做,强哥、晓曼、清风、小明他们应该会给班长很多支持的,他们会来教新班长的。”
运营团队确实会给予班长不少支持,只是支持不等于“鞭策”。他们提问我:“你想要获得什么样的班级成果?你自己个人想要获得什么收获?成果如何展示?”
提问完,就让我自己去“折腾”了,我不懂了只要求助都会得到解答、帮助。这样的提问、求助几次后,我才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这是我要做的事情,不是运营团队要做的,是我组建了班级,是我在做交付。
把之前的托付心态转化成独立为自己负责的心态后,我在行动上更积极了,因为我知道我在为自己负责。
-
稳住,只管去做
第一期做爱语班的时候,有蛮多做不到的地方的,班级运营框架从开班到结束都没有梳理出来,第一期没有开营,没有和班级伙伴清晰地说明班级打卡规则,没有固定打卡接龙时间、提示打卡时间太晚……
总之,这个过程,遇到了很多自己不会的事情,看着自己蛮多方面做得不足,心里会有拉扯难受,也会不断鼓励自己:“我是第一次组班,有不足不到位的地方是不可避免的,下一次修正迭代就好,要稳住。”
5月,第一期班级要结营了,那时候本职工作正好忙起来,结营的事情我又不知道怎么把结营事情分出去和班级伙伴一起搞,然后就默默地自己搞,搞不动了就摆烂不行动。
直到结营倒计时1天,清风班班再次来推动我,还帮助我把最困难的数据统计给整理了,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摆烂了,因为已经给团队带去困扰和影响了,就硬着头皮做了结营视频,班级数据总结。
总归先完成,再完美。做完以后,发现自己做得也不是很差,效果呈现至少是可以打合格分的。
虽然行动后,结果不如我一开始所期待,但是收获了行动后合格的自己,也是很不错的。
-
专注优势,快速迭代
第一期的爱语班,我看见自己的框架性不强,不懂组建班委团队,数据整理弱等弱项。有弱项不要紧,优势可以来互补。我一对一深度链接能力方面不错,情感细腻,在关系建立和经营上有自己的实战成果。
我不需要所有东西都懂,我可以做自己擅长部分的事情,其他事情班级伙伴可以补足,一起共建班级。
因此,在第二期练爱班,我迭代了。不懂怎么写运营框架,就抄框架强的清风班班写书班的框架;不懂组建班委团队,招募了副班长清风,他懂如何带团队;数据整理弱,招募数据整理官;海报没时间做,招募了两个海报官。
第一期踩过的坑,第二期都在避免踩坑,例如进行了线上开营,和小伙伴就打卡规则达成了共识;每日打卡接龙在10点前完成;每周一次的班级共修,共修按主题进行;活动提前1天提醒伙伴……从1.0升级到2.0,练爱班一直在迭代。
别想太多,只管去做。
只要行动了就会有结果,就算结果不一定是自己所期待的,也至少收获行动的经验,遇见行动后的自己。而这,我认为是最好的“成果”礼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8828.html